51品新茶,一品楼 论坛官网,全国51茶楼信息网,一品楼 论坛官网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特别关注 企业新闻 媒体聚焦 企业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break] 企业新闻 正文

“美丽乌东德”的绿色奇?!丛谖诙滤缯臼着橥恫⒌?周年之际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日期: 2025-06-30

峡山坝起成其大,重器华章耀金沙。盛夏时节,在金沙江下游的高山峡谷间,一座展现中国水能资源富集的标志性工程——乌东德水电站,如同一座钢铁铸就的绿色丰碑巍然屹立。曾几何时,长江设计以其卓越技术创新打破多项世界纪录,成为中国水电设计智慧与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工控系统为巨型水电站高速运转提供重要保障,975米的生态刻度与鱼跃欢歌迸发出绿色发展闪亮音符,“全面进化”的库区美景与文化底蕴镌刻着可持续发展的“通达”勋章……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5年来,长江设计集团瞄准乌东德水电站绿色发展的关键点,驰而不息、善干巧干,交出了水电开发与生态?;ば鞣⒄沟木蚀鹁恚傩湃擞胱匀缓托彻采穆躺砟?。

“最强大脑” 智慧管护

85万千瓦单机容量、机组启停频次波动明显、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集约化运行模式等因素叠加,对乌东德关键工控系统的响应速度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控系统,是实现水电站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最强大脑’。在这里,每秒有成千上万条指令信息汇集、交互、运算、发出,且要在毫秒级别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背そ杓萍呕缭旱缙杓撇扛敝魅沃祛冉樯?,综合考虑电站用电特点和设备布局等多重因素,集团对“最强大脑”的优化升级煞费苦心。

为全面落实国家、三峡集团及长江电力关于自主可控方面的战略部署,长江设计集团在对行业内的自主可控工控系统应用现状充分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开展乌东德电站关键工控系统自主可控改造设计,确保乌东德电站顺利实现关键工控系统设备自主可控改造。

预计2025年年底,首台机组工控系统自主可控改造将正式完工并上线。长江设计集团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解决电站关键设备和技术“卡脖子”问题作出了积极有效贡献。安全、独立、高效的“最强大脑”,正以卓越的性能绽放光彩,为未来注入希望。

西南水电工程区普遍存在“边坡高陡、隐患分布隐秘、人工巡检风险高”等难题,身处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腹地的乌东德水电站也不例外。因地制宜,集团研发出“地质灾害智能巡检系统”,构建起高山峡谷地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智能防控的新模式,为高速运转的乌东德水电站提供重要保障。

“地质灾害智能巡检系统”,是通过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沿预定航线自主巡航,实时回传高清影像数据,后台AI中枢实时建模并同步解译危岩体裂缝、滑坡变形、防护网破损等隐患,并自动发出风险预警。长江设计集团三峡院总经理李强说,“这套系统融合数字孪生、低空经济与智能感知,既有一副灵巧的好‘身板’,又有一双清晰明亮的‘慧眼’,更配备了一个灵巧精确的运转‘大脑’?!?/span>

5千米作业半径内40分钟持续巡检、快速精准识别并定位滑坡体、变形体等的地表裂缝准确率达90%以上……地质灾害智能巡检系统自2024年投入应用以来,累计在乌东德完成巡检航程超过1000千米,真正实现了从“人工踏勘记录”到“数字孪生推演”的质变,既极大节约了水电站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成本,又有效提高了乌东德的防灾减灾能力。

生态基底 匠心铸就

2023年10月18日上午7时,乌东德水库坐标水位刻度正式升至975米,这是乌东德水电站自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首次正式实现975米蓄水位运行,意味着工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长江干流梯级电站的联合调度运行效益。

乌东德水电站处于横断山生物多样性?;ぶ匾痛ǖ岣扇群庸韧寥辣3种匾?,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以来,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按965米水位控制运行。

近年来,为推动正常蓄水位完成10米跨越,抵达高程975米,长江设计集团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

泄放生态流量、鱼类栖息地?;?、库尾攀枝花河段水环境风险……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数据都需重新验证。为此,长江委生态环境?;ぷ颐谴臃婪端肪撤缦兆攀?,创新“一控二防三预”管控流程,实现从风险面源到排污口的全溯源;及时跟踪水位抬升对库区水环境、鱼类自然生境的影响,开展975米蓄水试验及水位变动环评文件编制,为水库在首台机组投产3年后,按正常蓄水位975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长江委水保所专家樊皓表示,仅是蓄水试验模拟阶段,就有来自规划、水工、监测、施工、移民、地质等20多人参与,完成了数十次技术磨合,确保从专业架构到整体效果安全平稳。

此后,乌东德水电站以975米蓄水位安全运行。生态环保部高度认可乌东德水电站运行水位调整所做的工作,认为是水利水电行业水位调整的典范。长江水利人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ぃ谥Τそ蟊;そㄉ柚谐中毕字腔酆土α俊?/p>

鱼类资源?;?,同样是区域绿色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之一。

“金沙江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流域范围亦无参考案例,唯有‘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摸着石头找答案’。”长江设计集团枢纽院通航与过鱼设计部副主任王翔介绍,技术人员系统分析了乌东德河段主要过鱼种类的趋流特性及游泳行为特征,确定了坝下鱼类洄游路线和密集分布水域,依势绘制从鱼类洄游终点—电站尾水出口集鱼的技术路线,创新提出利用尾水集鱼的集鱼站和集鱼箱结构型式。

为验证创新方案,2020年7月5日上午9点50分,一比一加工试验集鱼箱原型首次在厂房尾水区域下水,并成功捕获目标鱼类,实现“零的突破”。王翔说,“试验证明,以鱼类趋流性为基础,以水流三维重塑为核心的尾水集鱼方案,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2021年,乌东德水电站集运鱼系统正式启动试运行,这是长江干流首批建成运行的过鱼设施。

此后,如何实现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鱼类收集,长江设计集团自我加压,对集鱼设施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尾水集鱼设施在运行中不断迭代升级。

集鱼站拦鱼栅优化、集鱼箱进口优化、提升箱结构优化……随着集鱼设施不断完善,集鱼效果越来越显著。截至2024年12月,集运鱼系统已累计过鱼57种超13万尾,高峰日集鱼量2542尾,10种主次要过鱼对象全部集获,集获鱼类全部放流至库区适宜江段。尾水集鱼的创新实践成功破解了深切峡谷、特高拱坝过鱼的世界级难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长江设计集团还特别在坝址下游设计金沙江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收集驯养、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等多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金沙江流域珍稀鱼类的养殖技术体系。

水耀金沙 赋能起航

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一系列以“美丽乌东德”为目标的综合措施,给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和周边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地方经济效益。

生态复绿,种苗繁盛。新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示范园,位于水电站金坪子营地,占地约90亩,包含水保植物区、景观植物区、经果植物区和电站水土保持示范中心。经果植物区按照“一年挂果、两年达产、三年丰产”的目标进行建设。

“该园区由我们承担从规划设计、运营到管护的全过程咨询,并在品种精选、苗木采购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背そ杓萍派靖本沓坛樯?,截至2025年3月,4000余株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新苗,已在乌东德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绿意盎然。

近几年,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在乌东德库区遍地开花,“水利+景观+文化”的综合模式,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实施。

“我们秉承‘库坝一体、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动态调整、适当超前’的设计方针,按照建设时序逐步对料场、渣场、开挖边坡等扰动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在绿化全覆盖的基础上增添集绿色生态、互动展示、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文化节点。”长江设计集团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张勋介绍,库区先后完成了150万平方米生态走廊,新建“W”型红色纪念馆,与昔日红军渡口旧址修建的洪门渡大桥交相辉映。

过去灰蒙蒙,如今美如画。举目远眺,峡谷大江与人山人海相映成趣,游客们驻足停留,领略“美丽乌东德”的绿色奇迹。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推动金沙江流域在?;ぶ蟹⒄?、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蔽迥昀?,长江设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铺展美丽乌东德建设新格局。

今年5月,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上,《世界成都宣言》发布并呼吁建设更加安全、生态、智能的水库大坝。“乌东德与这一理念刚好契合,是集安全、生态和智能于一体的大坝?!比こ炭辈焐杓拼笫?、长江设计集团首席技术专家、乌东德水电站设计总工程师翁永红表示,“我们将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拓展在生态设计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推动乌东德绿色之变再续新篇?!?/p>

版权所有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4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5575号-1